福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四区|囯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98|福利一区二区三区微拍视频|福利视频一区二区苏其

  • <sub id="nxnd9"></sub>
      醫(yī)院動態(tài)
      ? 新聞動態(tài)
      ? 三乙回顧
      ? 院務公開
      ? 招標采購
      ? 醫(yī)院院報
      ? 員工隨想
      您當前的位置:首頁 醫(yī)院動態(tài) 院務公開 院務公開

      人禽流感基本知識和預防對策

      發(fā)表日期:2009-01-23 04:31:12     新聞來源:本院
       

      一、流感與人禽流感

      1. 流感與流感病毒

      我們通常所說的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甲(A)、乙(B)、丙(C)三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人類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甲型和乙型,特別是甲型可引起人類流感大流行,丙型僅引起散在病例。

      其中,甲型流感病毒的亞型有145個,能引起人類流感的主要為H1-H3亞型,且H1N1、H2N2、H3N2曾造成人間流感大流行。其他多數亞型的自然宿主為禽類、豬、馬等多種動物,特別是水禽類。

      2. 禽流感

      禽流行性感冒(以下簡稱禽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的某些亞型引起的人畜共患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一般情況下,禽流感只是在禽鳥等動物中發(fā)生傳播和流行。根據致病力的不同,禽流感可分為高致病性、低致病性和非致病性三大類。最近國內外發(fā)生的由H5N1血清型引起的禽流感就是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禽流感因傳播快,發(fā)病率和病死率都很高,危害大,被世界動物衛(wèi)生組織列為A類動物疫病,我國將其列為一類動物疫病。

      3. 人禽流感

      雖然禽流感在禽鳥等動物中已經流行了100多年,但以前一直沒有人類感染的報道。1997年香港報道首起由H5N1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人間禽流感疫情,18人發(fā)病,其中6人死亡。該起人間禽流感疫情的病毒株與當時發(fā)生在香港家禽中的禽流感疫情的病毒株一致,均為H5N1型,這是第一次有記錄的人類感染禽流感事件。2003年香港再次出現(xiàn)人禽流感病例。截至20081216,WHO已確認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391例,死亡247例,病例主要分布在東南亞地區(qū)。20062月,我省安吉縣也發(fā)生了一例人感染H5N1禽流感病例。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簡稱人禽流感。

      二、禽流感的特點

      1. 傳染源

      禽流感的傳染源主要是病禽和帶毒禽,包括水禽和飛禽。研究顯示,對于高致病性禽流感,1污染的糞便中病毒的含量就可造成100萬只禽感染。目前還認為人類作為傳染源的幾率很低。

      最敏感的動物為雞、火雞,容易發(fā)病和死亡,鴨、鵝及其他水禽多為隱性感染,成為病毒的重要攜帶者。水禽與旱禽同場混養(yǎng)可造成交叉感染,病毒很容易在大規(guī)模飼養(yǎng)的雞群或鴨群中傳播。野生與養(yǎng)殖水禽可通過使用共同水體傳播。

      2. 禽類傳播

      禽流感主要通過接觸感染的禽及其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飼料、水、蛋托(箱)、墊草、種蛋、雞胚和精液等媒介,經呼吸道、消化道感染,也可通過氣源性媒介傳播。

      在自然界中,鳥類帶毒最為廣泛,因此,遷徙面廣的候鳥、野鳥、水禽對本病傳播起著重要作用。家禽體表的寄生昆蟲是否也帶毒,能否通過叮咬而感染,目前尚不明了。

      3. 人類的感染

      禽流感病毒可通過消化道和呼吸道進入人體傳染給人。如果直接接觸帶有相當數量病毒的物品,如含有大量病毒的家禽糞便、羽毛、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等,也可經過眼結膜和破損皮膚引起感染。

      目前尚未發(fā)現(xiàn)由于吃禽肉及蛋而受到感染的病例。但如果病禽未經煮熟煮透食用,病毒就可能進入人體。所以如果食用未經檢疫或來自疫情暴發(fā)區(qū)的家禽,則不排除染病風險。

      尚無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不過,WHO警告說,從理論上說,如果病毒變種,就可能出現(xiàn)人與人之間的傳播。

      4. 易感人群

      一般認為任何年齡均具有易感性,但12歲以下兒童發(fā)病率較高,病情較重。與不明原因病死家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家禽密切接觸人員為高危人群。

      三、人禽流感的癥狀

      1. 人禽流感主要狀況

      (1)潛伏期一般為1至3天,通常在7天以內。

      (2)臨床癥狀表現(xiàn)為急性起病,早期癥狀與重癥流感非常相似,表現(xiàn)為高熱、流涕、鼻塞、咳嗽、咽痛、頭痛、全身不適,部分患者可有惡心、腹痛、腹瀉、稀水樣便等消化道癥狀。有些患者可見眼結膜炎等眼部感染,體溫大多持續(xù)在39以上,進展較快。部分患者胸部X線片會顯示單側或雙側肺炎,少數患者伴胸腔積液。有些病人可發(fā)生急性呼吸窘迫癥及其他嚴重威脅生命的綜合征。人類患禽流感的病死率高達30%以上。

      2. 人禽流感的預后

      多數患者經及時治療后均可治愈。此病病程短,恢復快,且不留后遺癥。部分患者,特別是年齡較大、治療過遲的患者,病情會迅速發(fā)展,病人可因進行性肺炎、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肺出血、胸腔積液、全血細胞減少、腎衰竭、敗血癥、休克等多種并發(fā)癥而死亡。所以,病人一旦出現(xiàn)以上癥狀,應及時就醫(yī)。一旦被懷疑為H5N1病毒感染,應馬上住院隔離治療,并報告疫情,防止病情惡化和傳染擴散。

      四、人禽流感預防對策

      1. 做加強禽類疾病的監(jiān)測

      發(fā)現(xiàn)病死禽現(xiàn)象,應立即報告當地動物防疫部門,并按照動物防疫部門的規(guī)定對病死禽進行無害化處理。

      2. 保持良好的衛(wèi)生習慣

      避免接觸禽及其排泄物、分泌物。若要接觸,在接觸禽、蛋及糞便后要及時用皂液洗手,并徹底沖洗干凈。注意飲食衛(wèi)生,不生食禽肉和蛋類,要徹底煮熟、加工。宰殺和處理病死禽的相關人員要做好個人防護工作。

      3. 加強對密切接觸禽類人員的監(jiān)測

      若與病死禽有過接觸的人員中,如果出現(xiàn)感冒樣癥狀,應當馬上去醫(yī)院就診,并告知醫(yī)生自己接觸過病死禽,積極配合醫(yī)生進行診斷與治療。但不要恐慌,因為畢竟家禽將病毒傳染給人的幾率還很低。

      4. 增強自己的抵抗力

      保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均衡的飲食、適量的運動,以及養(yǎng)成良好的個人衛(wèi)生習慣,并加強室內空氣流通。

       

      版權所有 © Copyright 紹興文理學院附屬醫(yī)院 | 紹興市立醫(yī)院  備案號:浙ICP備15022556號  技術支持:上海華頂網絡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