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3日晨間,我院學術沙龍系列活動第五期于遠程多媒體教室舉行。本次學術沙龍中,我們有幸請到了石夏瑩、陶學芳兩位主任作為點評專家與大家進行交流。
本次沙龍以“危重患者優(yōu)化抗菌藥物治療PK/PD的思考”為主題,蔣杰藥師擔任主講人。主題交流由抗菌藥物的PK/PD概述、影響抗菌藥物PK/PD和臨床效果的因素、PK/PD達標失敗的證據和臨床相關性、PK/PD在臨床的應用以及思考與體會五個部分組成。蔣杰藥師通過詳細分析總液體量、低蛋白血癥、心輸出量及血管功能和CRRT對藥物PK/PD的影響,向大家介紹了危重患者CRRT時抗菌藥的劑量推薦與選擇。蔣杰藥師認為:對危重患者而言,抗菌藥物劑量不足的危害遠大于過量。最后,蔣杰藥師與大家交流了自己在對PK/PD理論與個體化治療、PK/PD理論與抗感染治療的關系、應用PK/PD理論的幾點注意三方面的體會。
在之后的討論和提問環(huán)節(jié),青年藥師沈男男與主講人就“抗生素后效應在濃度依賴性的抗菌藥物和時間依賴性的抗菌藥物之間具有怎樣的區(qū)別和聯系”進行了簡單探討。點評專家石夏瑩、陶學芳主任指出:藥劑人員既要講究“學有所用”,也要講究“學非所用”,要多讀多看大量的文獻和專業(yè)相關資料。臨床醫(yī)師要加強與藥劑人員的溝通交流,加強合作。
“杏林青年”學術沙龍至今已舉辦五期活動,活動每期開講均座無虛席,本次活動參加人數創(chuàng)歷史新高。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沙龍活動以打造創(chuàng)新性的學術交流平臺為目的,為我院青年醫(yī)務工作者提供展示自我、互相學習、學術交流、深入探討的機會,使大家能在互相交流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未來“杏林青年”學術沙龍將總結經驗,不斷提升,有序推進,使杏林沙龍學術氣氛更加濃郁,為我院青年醫(yī)師成長提供平臺和助力,為構建市醫(yī)大格局提供人才支持與文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