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是二十四節(jié)氣之首,立是“開始”之意,春代表溫暖、生長,立春乃萬物起始,一切更生之意,標志著寒冷蕭瑟、萬物閉藏的冬季即將過去,開始進入風和日暖、萬物生長的春季。但由于我國幅員遼闊,南北跨度大,北方雖然氣溫逐漸回升,但仍有料峭春寒;南方春雨可能開始,以寒濕氣候為主。根據(jù)這一差異,北方的食養(yǎng)以“溫、潤”為主,南方以“溫、化”為先。
一、北方篇
1.外寒引起的胃痛
生姜紅糖飲
配方:生姜15克、紅糖適量。
制法:將生姜洗凈,切絲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煮5~10分鐘。然后加入適量紅糖攪拌均勻,繼續(xù)煮至紅糖完全溶解即可。
服用方法:趁熱飲用,最好在胃痛發(fā)作或者感覺胃寒時飲用,每天可以飲用1~2次。
功能:健脾暖胃,緩中止痛。
適用于:體質(zhì)虛弱易感受風寒者,尤其適于外感后或者進食生冷食物自覺胃脘部冷痛,或伴有惡心、嘔吐清水、食欲減退等。
2.感冒引起的咽痛
桑葉菊花飲
配方:桑葉6克、菊花6克、生梨適量。
制法:將菊花、桑葉洗凈放入茶壺中,注入開水,燜泡10~15分鐘后濾出備用。將梨洗凈,去皮去核,切塊,效入榨汁機中榨取梨汁。將梨汁與菊花桑葉茶水混合,攪拌均勻,即可服用。
服用方法:溫服,代茶飲,可分為早中晚3次飲用。
功能:清熱解毒,潤喉止痛,養(yǎng)陰清肺。
適用于:感冒后咽喉干痛的風熱感冒患者,尤其是咽喉炎癥明顯且伴有眼部干澀不適的人群。
二、南方篇
1.春困
洋參薏仁粥
配方:西洋參3克、薏苡仁50克、紅豆50克、紅棗5~8顆、冰糖適量。
制法:薏苡仁和紅豆分別洗凈,浸泡2~3小時。紅棗洗凈,去核。將西洋參、薏苡仁、紅豆和紅棗一同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煮開后,轉(zhuǎn)小火慢煮約40~50分鐘,至紅豆和薏仁熟爛。最后加入適量冰糖繼續(xù)煮5分鐘,攪拌均勻,糖溶化即成。
服用方法:溫熱食用,每天1~2次,特別適合在午后食用,幫助緩解困倦感。
功能:健脾利濕,消腫排毒,功能補氣養(yǎng)血。
適用于:春季春困、脾胃虛弱、濕氣重、氣血不足等。
2.舌苔膩
陳皮茯苓粥
配方:茯苓20克、陳皮10克、配方糯米100克、紅棗3枚。
制法:茯苓、陳皮洗凈,紅棗去核,糯米淘洗干凈。將茯苓、陳皮、紅棗與糯米放入鍋中,加入適量水。用大火煮沸,撇去浮沫,轉(zhuǎn)小火煮至米粒軟爛,粥稠即可。
服用方法:可早晚食用,每次一碗。溫熱服用,尤其適合早晨空腹時食用,有助于調(diào)整脾胃功能。
功能:健脾化濕,行氣消食,養(yǎng)血調(diào)中。
適用于:適合于脾虛濕困、食欲不振、消化不良、腹脹等癥狀的人群。特別是舌苔厚膩、口黏膩或有濕氣困擾的體質(zhì),能夠幫助緩解脾虛濕氣引起的消化問題。